从黑臭水体整治到各类河(湖)水质提升、从人居环境整治到污染防治攻坚、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绿色低碳发展……连日来,在绿色低碳立区战略引领下,利州区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示范区,绘就了一幅美丽怡人的生态画卷。
河长制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水面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三五成群的鸟儿徜徉其中……这是利州区南河湿地公园步道的怡人景象,从曾经的污水横流,到眼前的自然美景,良好的水域环境是利州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全区黑臭水体整治和水体保护,持续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丰硕成果。
今年以来,利州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持续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等工作,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扎实推动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织密水环境治理网,营造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区级河段长累计巡河272次,乡镇河段长累计巡河2036次,村(社区)级河段长累计巡河12000余次,发现处理河湖长制问题274个。
利州地处嘉陵江上游,为全力守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该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退捕转产工作,共拆解处置渔船267只,销毁网具2200张,渔民退捕215人,并全力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同时,全面开展“四清四无”专项巡查,及时发布“禁捕通告”,形成“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食”的良好氛围。
生态文旅绘就绿色产业发展图
“马上周末了,游客多得很,食材要准备充足哦!”在白朝乡月坝村正月十五月光大院,业主杨秀林一边打扫院里卫生,一边提醒着妻子备足菜迎接客人。这两年,老两口通过开民宿、做“知客”,一年收入10多万元。
从务农到开民宿,杨秀林日子的转变得益于月坝村的变迁,得益于利州区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的生动实践。
早在地质造山运动时期,月坝山顶形成了一个自然高山湖泊。100多年前,一场地震形成了一个落水洞,湖水慢慢下泄,湖泊变成了一块3000余亩的湿地。
“以前我们看到这块湿地都是满脸嫌弃,又不能种地,还臭得不得了。”提起以前的月坝湿地,村民们都是怨声载道。
如何因地制宜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经过前期对整个月坝村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底色愈发亮丽。下一步,利州区将加快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建设步伐,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大力推进月坝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
美了生态,富了日子。目前,月坝村已发展农家乐、民宿35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余名,累计接待游客近16万人次,旅游年产值5000余万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800余人。
绿色低碳生活引领新风尚
主动提供打包服务、成立红白理事会、垃圾分类换积分……一直以来,利州区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动员全区群众广泛参与低碳行动,培育倡导低碳新风尚。
在广元博能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城区机关幼儿园70余名师生正在干净明亮的玻璃操作间参观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旅程”。
“工人们只需启动按钮就可以准确无误地将脱水后的垃圾送至焚烧炉的给料斗,堆积成山的垃圾经过干燥、燃烧、冷却等一系列环节,在密密麻麻的管道中实现物尽其用。”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江承林讲解道。
据了解,垃圾焚烧发电让垃圾处理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产生的电力全部接入电网系统,产生的废水不外排,全部作为冷却水循环利用,焚烧后的余渣还可以作为铺路建材。项目至运行生产以来,总发电量约4.5亿度。
“这里不仅有专职垃圾分类师,驻点开展垃圾分类投放指导,还可以挣积分、兑换小物品,安逸得很!”利州区雪峰街道九华社区居民焦鹏每隔一段日子就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拿到就近的智慧家居馆兑换日用品。
如今在利州区,智慧家居馆遍布大街小巷,每家智慧家居馆虽不大,却分门别类摆放了洗衣液、肥皂、洗洁精等日用品。据广元绿港环境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位积分用户可按“100积分=1 元钱”现场兑换奖品和奖金。从“不愿积分”推动形成“全民积分、人人比分”垃圾分类格局,绿色低碳生活已成为一种新风尚。